关于“数字x线摄影技术学”的问题,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数字x线摄影技术学”的解答:
x线摄影学基线是什么?X射线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 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约介于0.01~100埃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
伦琴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0埃范围内的称软X射线。
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断和 X射线结晶学。X射线也是游离辐射等这一类对人体有危害的射线。
此线为X线摄影学上的头颅基底线,亦称摄影学基线。作头颅后前位或前后位摄影时,此线必须与胶片垂直。
X线摄影学基准线图 听眶线(ABL) 即人类学的基准线,外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听眉线(SML) 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的连线。
x线摄影距离的选择原则?X
线摄影的原则
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
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
KV
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
、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
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
减少影像变形。
3
、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
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
、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
70KV
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体厚超过
15
㎝或
60KV
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
、
X
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
X
线管固定。
6
、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
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和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的区别?DR即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是由电子暗盒、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等组成,是直接将X线光子通过电子暗盒转换为数字化图像,是一种广义上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而狭义上的直接数字化摄影即DDR(DirectDigit Radiography)。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字x线摄影技术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字x线摄影技术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